Search

POPA阻你60秒|數學都有得 Less is More?

  • Share this:

1929年美國著名教育家L. P. Benezet做了一個瘋狂的實驗。他請部份在曼徹斯特的校長及老師放棄在低年級教授算術,把時間花在「recitation」上,即是鼓勵學生就著他們感興趣的課題分享,像是他們看過的一齣戲,然後開始生動的討論,真正的溝通。

老師也會讓他們有些數數目的練習,讓他們對數字有基本認識,但直到六年級才教算術。

結果,相比其他從小學習算術的學生,這批學生在六年級更懂得運用常識解決情境難題,當然,學期之初他們在一般的算術測驗成績或較為落後,但在學期結束之時,他們的成績經已追回。

Benezet相信孩子在七年級才學數學,因懂得背後的概念,事半功倍;反之,年紀越輕,即使做對了題目,他們並不明白如何應用到生活之中,亦是徒然。

資料來源

L. P. Benezet (1935/1936). The teaching of Arithmetic: The Story of an Experiment.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in three parts. Vol. 24, #8, pp 241-244; Vol. 24, #9, p 301-303; & Vol. 25, #1, pp 7-8.


Tags:

About author
幾個家長走埋一齊,將從閱讀所得的知識整合,化繁為簡,與大家分享正面育兒(POSITIVE PARENTING)的資訊。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幾年前,初為父母,第一次抱住自己的孩子,發覺養育、教育孩子,是一門高深學問。時代不同,父母對我們的一套,應用在自己孩子身上,亦未必適合。因而開始閱讀育兒書籍、兒童心理學等文獻,發現學術界近年對兒童成長發展的深入了解,其實對家長們極為實用。 但現今父母日日為口奔馳、回家要湊BB都已經筋疲力竭,哪有餘暇、精力去搜尋、閱讀又長又悶的學術文章?於是,我們幾個家長,以正面態度去養育孩子為前題,將自己從閱讀所得的知識,透過輕鬆易明的手法,與各位關心孩子成長發展的父母,分享實用資訊。 POPA Channel 亦因而誕生!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Official Homepage: http://popa.hk Facebook Page: www.facebook.com/popachannel
View all posts